學 名 |
Dioscorea spp. |
科 別 |
薯蕷科
多年生蔓性草本 |
原
產 地 |
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台灣、馬來半島 |
植株特徵 |
莖呈蔓性,四角形或多角形;葉互生,闊心形或長心形。地下塊莖表皮粗糙,黃褐色或深褐色,有塊狀或長條形,肉質有白、淡黃或紫色,富含黏滑液,可食用。 |
花
特 徵 |
雌雄異株,穗狀花序,花色淡黃,有些品種葉腋有零餘子(珠芽)。 |
繁植方法 |
可用薯塊的不定芽種植,也可用零餘子種植,2~4月種植為佳;種薯需分切薯塊,每塊50~80公克,每塊都帶有皮層,刀切後切品沾粘草木灰,可減少細菌感染,再將種薯淺埋濕砂裡,覆蓋透明塑膠布催芽,待薯塊發芽後,即可程植田間栽培。用薯塊種植當年即可採收,用零餘子種植需2年以上才能生長大薯。 |
光 照 |
日照需良好,日照12小時以上生長莖蔓,10~11小時以下才會生長塊莖。 |
栽培土質 |
以肥沃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最佳,以高畦為佳,排水需良好。。 |
生育適溫 |
性喜溫暖,生育適溫17~26℃,12℃以下塊莖易腐爛。 |
用 途 |
山藥營養豐富,可作三餐主食,亦可作蔬菜或作釀酒原料。可生食或煮食,生食含黏滑液,煮食質地鬆軟,入口即化,風味獨具。 |